这是老师布置给家长的作业。
首先爸爸要像你道个歉,本来是昨天要给你的,但是因为工作原因没能及时给你,所以让我对你的承诺落空,希望你能够理解,并接受我的道歉。本来是想手写给你的,但是没有找到信纸,加上打字速度快,就选择了在电脑上给你写了。
我们平常大多以语言沟通,所以采用信件的方式应该比较少,我想一来是通讯的发达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其次朝夕相处通过语言交流会更加的方便。但是通过书信的方式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我们之前也通过你的日记来尝试过文字的沟通,相比面对面的交谈,某种程度上,我也是对文字的方式有着偏爱的,因为文字的沟通会间接和委婉一些,并且因为会经过深思熟虑,相对而言表达的也会相对完整。
先说说作为父亲,也是你一直信任的朋友我对你的认识吧。爸爸的朋友在很多次聊天时候提到你,都会这样来形容你,说你有独立的思考和主见,善于表达,性格开朗活泼。人与人的交往一般都会按照这样的顺序开始,首先是外在,然后是特质,接着是他的知识和学识等。比如初次见到一个人,首先会产生的判断是外在的。比如漂亮、丑、高、矮、胖、瘦、匀称等等这样直观而外在的。这部分是很难改变的,当然你会说整容化妆什么的,那些毕竟是特殊的情况了。这个层面是比较直观肤浅的,你的这部分么应该说还是挺帅气的一个男孩,体型么虽然没有我这么匀称,但是就像你说的那样,在你的社交圈里面也是够大部分人羡慕了的。其次,经过和一个人的交谈和相处,会产生比外在更深入一些的了解,这时,就会有诸如性格和特质方面的判断和标签,比如热情、冷漠、自私、大方、搞笑、严肃、封闭、开放等。这部分的形成是一个相对而言可变但是又稳定的东西,性格和特质的形成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有来自家庭成员的影响、有来自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影响,也有来自社会的交往和大众媒体像影视书籍的影响,这种影响很难说具体是哪一个方面产生的作用,就是这样多的因素的不同作用,所以才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你的特质就像爸爸的朋友对你的评价一样,是积极乐观的,这是爸爸感觉很开心的事情。这就要说说第三个层面,关于知识和能力方面。知识和能力我一直放在相对比较低的一个层面,是因为作为一个人,他所掌握的知识相比他的特质,或者说价值观而言是要低一点的,你想想一个懂得各种先进科技的恐怖组织和一个蒙昧无知的相比哪个危害更大呢。
但是这不是说知识和能力方面就不重要。除了极少数的天才大脑,大部分人的智商相差其实并不是有很大的差异。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每天24小时,每年365天,不会因为人的出身和社会地位而不同,每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时间的分配上,以前给你讲过的一万小时理论就是这个意思,只要你真正的喜欢一个事情,并且持续不断的投入时间在上面,到达一定的积累就一定会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如果从你会走路说话时候就开始练习提琴或者围棋,每天5个小时,那么不到六年的时间,那就会成为一个这方面的一个提的上名的一个提琴手或者围棋手了,但是你想一想,你为什么没有,因为我们要学习学校的知识。为什么要学习学校的知识,那是因为除了提琴或者象棋,我们还需要在这个社会上生活,所以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持续不断的坚持,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人都是平凡的人,因为大部分人会选择风险小的方式。
学习本身也是一种技能,需要不断的通过学习和训练,就是我说的要学习学习本身,包括我分享给你的《时间管理》和《学习之道》都是关于学习本身的知识,就像《学习之道》的作者,从象棋冠军到太极拳冠军,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在任何领域都会有着不凡的表现,所以学会学习本身被学会了什么更为重要。那么应该怎么样去学习呢。
首先我要给你分享一下我的心得。是关于时间管理,因为投入的时间和结果是成正比例的,也就是说某一方面你投入的时间越多,那么大多数情况下,你就比别人在这方面要牛一些。前面也说了,时间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所以对时间的有效的利用也就相应的决定了你的成就。先谈下如何才能比别人有更多的时间。从注意力的角度来看,每个人的注意力都是有限度的,一般而言,和年龄差不多,也就是说你12岁的时候,可以完全集中精力的时间大概就在十来分钟,所以可以把一个长的任务分解成多个小的时间片段。超过这个时间,人必然会失去注意力,会走神,会被干扰所打断等,特别是在自己不是非常有兴趣的事情上。我做一个任务之前,会站起来喝点水,走动走动,然后设置一个倒计时的时钟,一般一个时间段是20分钟,确保在这20分钟内保证全神贯注,然后慢慢的提高这个时间,你会发现自己在做事情上的注意力时间会越来越长,也会越来越专注,专注是提高效率的至为关键的一点。而恰恰我所了解的你在专注力方面还是有很多可以提高的空间的。
还有一点可以比别人拥有更多时间的秘诀就是利用碎片时间。比如上学和放学的路上,等待的时间,早晨洗漱等,我一般习惯在这个时间听听单词或者新闻,而不是花额外的时间。这些信息本身也是碎片的,比如单词,听一个是一个。这样的时间不适合处理连贯信息,比如看书,写作等。
第二点,我想给你分享的是关于动机,也就是人为什么会或者不会做一件事的问题。人一般会因为奖励或者避免惩罚来做一件事情。这种奖励可以是外在的,比如考得好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但是这样的外在奖励往往是肤浅的,古语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着者不如乐之者。真正能让一个人喜欢做一个事情往往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只有发自内心的喜欢,才能专注,才能够得到快乐,能够挑战微软帝国的操作系统Linux的作者Linus在他的书中写道人的三个层次,分别是生存,秩序感和娱乐,也就是说他的伟大来自于他的热爱。所以培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爸爸曾经给你报过你喜欢,哪怕是随便说说的喜欢的事物,比如围棋,比如小提琴,很高兴你能快乐去享受学习这个过程,但是我并没有去强迫你一定要达到什么级别,你一旦说了你没有兴趣了,我也就不再坚持。所以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并且能够成为一个自己谋生的手段那是再好不过的了。玩溜溜球也能玩到人民大会堂,打dota也能获得世界冠军,但是我并不是很支持你在类似这样的领域的发展,第一它很难给你足够的支撑,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生活,甚至是生存。第二,游戏对于身体和健康的伤害和这样的回报是得不偿失的。
因为生活条件的改善,你现在已经很难感觉到生活的艰辛,我想每个父母都会试图用自己的臂膀为子女遮挡一片天空。但是我其实更希望你能够有机会去感受到生活本身的样子。爸爸去陕南山村里做助学复查和你分享过那里的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的情况,也曾经带着你在黑暗的野外道路上试图拦车,但是被一辆一辆的绝尘而过,这些都是希望你能够去感受到生活本身的不易,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在的你。你能够提供给别人的价值就是你今后的价值,人类社会本质还是交易,从最早的易物到现在的货币,你养羊可以提供羊肉给别人就可以换取粮食,你种植蔬菜就可以换取肉食,你会唱歌给予别人愉悦,那么别人就会以食物或者物品来交换,货币或者说钱本身什么都不是,只是一种代号,本质上还是交换,你必须要有能够给别人提供物品或者服务,你才能获得别人的物品或者服务,什么都不能提供但是还要索取的,那就只有乞丐了,他交换的是自己的尊严和别人的同情心,所以任何时候,不要忘记问自己,我能够给别人带来什么,提供什么,那才是你真正的价值。如果你想不来,那么你对于人类这个社会而言就仅仅还是个索取者,只不过每个人大都会有这样的索取的时期,学生时期,所以这个时期,不需要太多的去考虑你可以带给别人什么,就像被母狮养育的幼狮,并不要求他捕到多少食物,而是是否学到足够的能力,在结束这段时期后能够捕到食物一样,对你而言,就是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
好了就先写这么多吧。
爱你的父 201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