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
时间不会因为任何人的悲喜,自顾自那样低头不语的从身边走过,留下背影。世界杯在继续,虽然我一点也不关心,但是好像那些广告商理所认为每个人好像都会关心一样。谷歌依然被block,作为死忠,我永远爱着的是她的简洁和对我的每个搜索目的的洞悉。00后依然为那些他这个年龄不应有的压力所背负。有些事情,觉得不那么完美,但是好像又很合理,也许学会去接受和欣赏那些合理的不完美,才会活的更加的洒脱。
翻阅相册,元旦的大寺都感觉已经是久远之前的事情,萧杀的冬日景色。想想曾经的几次大寺之行,都是秋冬季节,于是就想在夏天里走一趟。想法一出来,就有些恩耐不住。周五下午,问了大脸和mark,一拍即合,有这样默契的朋友的确让人感觉很棒。好在办公室里放有鞋子什么的,大脸和mark则赶紧回去换鞋。
一组
本来是想赶点夜路,到达一组,结果因为耽误了些时间,到达高冠时候,天已经暗淡下来,于是决定在旁边的农家乐住下,翌日凌晨出发。在鱼塘旁边,点了些菜喝喝啤酒,一起聊聊天,不知觉间夜已经很深了。
不想走那段水泥大路,在农家乐老板的帮助下找了面包车改装的开放式观光车,5点20,司机刘师傅准时赶到,天色已亮,残月在空中无力的期待东方的曙光。空气中有些微凉。很快就到了大路的尽头。
沿着河道的小路,长满了荒草,应该最近走的人少,已经覆盖了道路,叶子上的露水很快就把鞋袜打湿,带刺的草在四肢上划出一道道或深或浅的血痕。因为背的是贴背的包,很快整个Tshirt的后背就湿透了,于是干脆在山神庙的梁子上脱了上衣,觉得不过瘾,干脆把短裤外套也脱了,只留了个贴身的短裤,顿时觉得清爽了很多。
9点到达一组,门栓挂着,没有锁。于是在旁边的小溪边洗了脸,吃了点面包做早餐。溪水清澈,鱼儿在水中悠闲的游动。
四组
接着翻山梁,经过二组和老学校,老学校旁边,一位大伯躬着背在地里干活,一只狗狗,被拴在门前,看到我们,上蹿下跳,也许是寂寞了太久,或是饥饿难耐,mark取了点本来就不多的吃的,看着它狼吞虎咽的吞食。和大伯打了招呼,拉拉家常,便到别离开,回望去,绿色的山,兰兰的天,平坦的山谷中的几间房屋,鸟鸣,生机的土地,那一切看起来,是如此的美好。但是我知道,我还并没有想这样的生活,或许有时间来此小住时日尚可,但是太过安静的生活,我还没有想好。
到达三组是11点刚过,想着吃点面包继续赶路,但是大脸和mark一致提议农家乐吃个面,经过一个农家,觉得和老板不怎么投缘,于是绕了段路来到曹姐家,热情招呼,在阴翳的核桃树下坐着,不一会儿面煮好了,吃饱了,又说想午睡会儿。到了屋里,没想到会那么冷,开始只是搭了肚子,后来胳膊也放进被窝,最后连脚都觉得冷的,整个人都缩在被子里了。
离开曹姐家已是13:20,爬上一个坡,回望,曹姐还在院子里向我们这边张望,挥手,也挥手。夏天果然是充满生机的时节,整个大寺村在绿色之中。
在大路和小路之间随意的行走着,即便是大路,也被浓密的枝叶簇拥成一条绿色的隧道,空气中也尽是青草和花的清香,忍不住的大口的呼吸着。周末的原因,从分水岭下来的游客好几波,大寺已然成为一个旅游的景点,但是也许每个人对于大寺的理解和情感也是有着不同吧,大寺是我第一次重装徒步的体验,那已经是大约七年前的事情了,工作变换了几个,一起玩的朋友也有很多不再一起走了,很多事情都变化了,而大寺,却好像还是我曾经见到的大寺,每次的经历,都会在眼前看到的景物上不断的叠加记忆。
偶遇
4点30到达梁顶,一路快速步行,在路边一个亭子休息,突然一辆车子停下,听到有人喊我,一看,原来是折腾,和水哥他们一起从鹿角梁下来,原打算到分水岭再拼人品看能不能找到车送我们下山,结果幸福来得太突然,后面的几公里路也省了。一路聊着,还一起去张记吃了黄鱼豆腐,也很高兴又见到了梧桐姐,觉得很完美的一次经历。
本来不想去写些什么,但是还是忍不住去回望这个过程,因为觉得美好,所以不愿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去,记录,除了不愿意忘却,也为了不背负记忆,一次经历的结束往往伴随着文字的记录完毕,而多年后成为记忆的凭证。人生值得去记忆的,不也正是那些让你感觉到美好和快乐的片段么,有真实的生活带给你的感动,有让你沉醉的风景,还有朋友之间的默契,也有不经意间的偶遇和惊喜。
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