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坪县
这是第二次参与,第一次作为领队参与LOH的助学复查。
申请任务,招募队友,阅读资料,安排培训,研究地图,一切按部就班。联络官听雨也强调复查过程不要参杂个人感情因素,尽量客观。我半开玩笑的说,我最缺的就是感情。
等待,准备。为了避免距离感,很少有的站在衣柜前仔细的选择暗色的衣服。出发。
先到洋县,然后转乘到佛坪的班车,我和大脸在秧田下车,诗人和骚骚继续往西岔河方向。因为到岳坝的班车还有一个半小时才到,所以找了面包车带我们前去。山路崎岖,到达庙坝在一户人家询问,得知就在不远的地方,还额外叮嘱我们要带根棍子,因为狗很凶。情况了解完,重新返回秧田,乘班车前往佛坪县城。
到达佛坪不久就同完成西岔河那边任务的骚骚和诗人会合,虽然不到六点,但是天已经完全黑了,在老街上吃了点东西就找了地方住下,接着整理和书写当天的报告。
酒店就在椒溪河边,两边是山,山上分别有两座塔,被灯光点缀出轮廓。做完报告提议登塔一观,一拍即合。沿着台阶路登上山头的塔,一览佛坪县夜景,风大,冷,返。
翌日清晨,乘八点半发往陈家坝的班车,车就要走了,才发现房间还没退,我乞求司机再多等一会儿,囧。
公益
完成陈家坝,找了个面包车去郭家坝,了解到我们的目的后一再表示不收我们的钱,最终在我的坚持下还是收下了。
人性都是自私的,我对于公益的认知一直是偏执的,那就是这世上没有纯粹的公益,其实也根本不需要纯粹的公益。不管从公益本身能够得到什么,有动机如何,这些都是不重要。就像对于企业,公益支出可以避税一样,只要结果上我们的任何努力都可以缩小贫富差距,保证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得到利益和福祉,那在我看来就是公益的本质了。
二十元对于我们而言和对于一个本身就没有多少人的小村镇的面包车司机而言,其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公益本来就应该是一种制度,而与道德无关,特别是在当下的大背景之下。用公益去绑架道德本身就是不道德的。
自我
这是最后一个,房子从外边看去,像是刚刚刷过,后来得知,那是村里统一进行了粉刷的结果。
但是推开门仔细一看,和外表完全不协调,地是土地,疙疙瘩瘩的,旁边堆着一堆柴火,一张小桌子和一个破败不堪的柜子,两间卧室也仅仅有一张床和破旧单薄的被子。桌子上放着一些课本和教辅,从名字上看应该是姐姐的,窗台上,一面裂痕的镜子。
门外,在和邻居询问着情况,母亲精神有些问题,女儿考上省城的一本院校。重新走进房子,环顾这个真正诠释什么叫做家徒四壁的房子,情绪变得有些激动,这种环境下,需要付出多少的辛勤,内心要如何的强大,才能够完成我们也许轻易就可以完成的事情。
与我而言,这种力量让我有些自惭形秽。我问自己是否还会为自己的目标而坚持不懈的努力,是否还有那么多的抱怨和藉口,问自己面对生活的挑战是否还足够的勇敢和担当。
很多时候,努力和结果有时候并不是那么公平,就像在贫瘠的土地上,一年的辛苦可能换来的只是少得可怜的收成,而肥沃的土地上即便是漫不经心的耕作也有可能收获颇丰。而教育在这里和在城市就如这土地,当你身边有这样的人,他们和你一样的学习,一样的工作,但是背后却很有可能付出数倍的努力。
离开郭家坝,汽车在不怎么平坦的山路上颠簸,有种说不出的压抑,“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 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夜空中最亮的星 请照亮我前行。” 耳边的音乐似乎触到了内心最痛的地方,因为自己已经迷失,找不到存在的意义,像一只蝼蚁般卑微的存活,庸碌而一无所获,没有了方向,没有了理想,可怕的不是山高路远,而是不知道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