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小说
大约是08年初,我拜读了叶县长的《青木川》,为书中所描写的那些人和那些事所吸引,以至于有意前往青木川去亲身目睹一下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地方。5.12,据说青木川也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于是刚被撩拨起的冲动就那么消退了,一拖就是5年。
3月24日是汉中的菜花节开始的日子,我担心游客会多,所以提前了一周,计划3月17-19。在网上定了去阳平关的车票,车票很好买。
周五晚上和妻一起乘K165从西安出发,夜晚的空气中闻得到春的气息,却依然透着严冬未尽的寒意,我不禁有些犹豫,是否前往的过早,眼前是否依然是枯槁的冬景。很快,就把这些仍到了一旁,景色好固然好,但是我更乐意去享受那一丝的宁静来。
飞凤桥
醒来,坐在窗前,一如所料,萧杀的冬似乎还未离去,尽管山间偶尔的几片绯红的山花,看似有些悲情的奏鸣着春的乐章,更似开场的独奏。8点左右到达阳平关,这个已经熟悉的车站,人依旧不多,出了站,就看到有前往青木川的班车,离青木川越来越近了。
在不算太好的山路上开了大约3个多小时的样子,终于看到了不远处的道路两旁飘动的旌旗,直觉告诉我青木川到了。车上仅有的几个从西安来的游客,看起来对这里有些失望,对其中一个看起来像是拉大家一起来的女子说,被忽悠了。下了车,发现飞凤桥就在眼前,哦,就这样,没有一点心理准备,就看到了,虽说已经不是那座桥的飞凤桥。
辅仁中学
没有先找住宿的地方,好在包里没太多东西,于是打算先在镇上走走。过了桥,就到了老街。街上没什么人,一来是还没有到旺季,二来新街那边有人结婚,很多人去赴婚宴了。以至于连买吃的都找不到,只得在唯一的一家小吃店里吃了热面皮。
从一个小坡上去,就到了辅仁中学,旁边新立一座石碑,上刻“青木川辅仁中学早期建筑”。一眼可以看出的是,这面墙应该就是当年魏辅唐时期所修建的。沿着围墙,就来到了学校的正门,门锁着,学校应该是在地震后经过重新扩建和翻修了的,新了看上去反倒没了感觉,没有感觉也无所谓了,魏老爷尊师重教的作风和传统如果依然能够得到延续和发扬,就足矣。
站在操场边那一片油菜田中,嗅着菜花的香气,远看操场,那里的某个地方,就是当年魏老爷被人民政府枪决之处,而这些想来,不免有些怅然。
从老街出来,旁边小上上已经修了台阶,沿着台阶一直可以上到一个观景台和一个亭子,观景台上可以俯瞰整个青木川。
魏氏宅院
接着,我们一起去魏辅唐的宅院。宅院分老宅和新宅,要收门票20元。从新宅进去,从一个小门跨过去就来到老宅,老宅大院里做了很多婆姨,像是在绣花,其中一个阿姨让妻帮她在绣品上写过名字。一问原来是镇上让她们来这里学习绣花,每个学员要把自己的名字绣上的,有的觉得自己的字写的不好所以想让帮个忙。绣的素材大都是花,在一旁还坐着两个姑娘,穿着绣着相同花样的服装,姑娘讲,这是羌绣。
出来时,和收票的几个姑娘们聊了聊天,其中有两个是魏老爷的孙媳妇,其中长孙媳几年前还一直在老宅中生活着。看看时间还早,就问这周围还有什么地方可去,推荐可以去西沟,那里水清。
西沟
一路有不少工地,大致两类,陕南移民的安置施工,还有就是旅游开发施工,道路也在修,所以土很大,而且有一种浮躁。沿着小路一直顺溪而上,水越发清澈,步行大约有6,7里样子,看看时间也差不多该返回了,路边有一户人家,男主人在院子里编着竹器,于是坐下歇息,闲聊起来。回来路上,看到又叶县长为书中人物原型开的农家乐的亲笔提字“青木川农家乐”,本想投宿,结果说已经客满,只得继续回镇上,在“青木川客栈”住下,因为这里可以听到金溪河的流水。
道别
本来想在这里住上2天,但是最终还是决定离开了,带着一种莫名的惆怅。我没有刻意去留意书上或是别人游记里提到的那些不算是景点的景点,亦无可以追寻历史尘封的记忆,这些无论在书中还是网上都已足够多了,我想,能够静静的呆那么片刻,倾听青木川的溪水的讲述,那与我而言已经足够了。
2012年3月25日 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