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从石油大学东仪路上乘917可以直接到达杨庄,至少站牌上是这样的,但是实际上车只到引镇,然后转乘到杨庄的车,当然还是917,因为从西安到引镇的人要多些。不过是起点站,除了在引镇汽车站要稍等片刻,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便。

从引镇开始,路上的车变得少了,空气也变得清新起来,不远处的秦岭山脉即便是在不甚清朗的空气中也开始展露出那诱人的曲线。麦田一片绿色的波浪,在略带骚情的春风里,纵情的舞蹈。

我喜欢那乡间的小路,不是很宽,但是一定要两边有树,那种杨树,不需要太高,要是有些弯弯的弧线,那就再好不过了。要是再有些奢望,那就是恰好有一辆蹦蹦车轻盈的驶过,那便是一副绝美的画面,似曾相识在童年的记忆。

穿过环山线,便接近杨庄,沿途的花开了,一朵朵,一片片,宛若情窦初开的少女,温婉而含蓄,春就是这样的具有魅力,难怪乎人们总是用青春来形容花季的年龄,多么好的字,多么好的年龄。

到达杨庄,包了面包车,从库峪口进入,约20多分钟到达徒步起点-割漆岔,以前以为是一个杜撰的名字,但是后来在地图上确实发现了这样的地标,顾名思义,村民从这里进山去割生漆了,的确在沿途看到了不少划着V型的漆树。

沿着山谷一路缓慢的拔高,景色一般,低头走路,接近山谷尽头开始向侧面哑口攀登,路立刻变得陡峭起来,走过一片滑坡堆积的乱世,终于在一点多钟到达垭口,也就是到达了景区。

从这里继续向上,就通往戴顶,顶上的每块巨石上都矗立着一座小庙宇,成了太兴山的最为标志性的建筑。而最后一个,则是用铁铸成的。

从最后一个石庙开始,路就变得异常的险要起来,有些地方旁边就是一眼望到底的山谷,和陡峭的悬崖。必须额外的小心,防止坠崖的发生。真难以想象,这些石头和那个铁庙是如何运上来这么险要的地方,也不由的喟叹宗教至于人的无穷力量,没有信仰真的是件很可悲的事情。

从戴顶下来,就开始沿着小路从景区出来,这条路已经很熟悉了。

同行: 梧桐,歪子姐,疙瘩,寒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