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

有朋友问我为何喜欢这样,忍受身体的痛苦,去追寻一种何样的感觉,那是什么,是一种简单的纯粹,是一种可以聆听自己的宁静。

08年的元旦第一次走大寺,因为是严冬,除了沿路的冰雪,就是一片枯黄,早就听说大寺的秋天是如何的斑驳,一直有意重走大寺。

吉米说他一直想去趟大寺,因为“秦岭的香格里拉”这个称谓让他神往很久,本来是打算10月中旬去的,不巧因为骑行受伤不得不中止了一切户外活动,直到这周,也算是机缘巧合,多乐西的一个朋友要去大寺,于是和吉米一拍即合,戴琳去大寺的装备也准备了又短时间了,这下,我们四人就很快达成了一致。

周五

周五下班,背起大包的我们才发现忽略了这个时间要想打到出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最后多乐西急中生智,拦了一辆面的,这才勉勉强强的到达集结地点,子午路口。八点多左右,终于到达分水岭。一开车门逼人的寒气肆无忌惮的从衣服上的每个空隙灌了进来。

天空中飘起了小雨滴,好在不大,经过2个多小时的夜行,来到了鹿角河保护站,找了片空地扎营,然后就迫不及待的进了帐篷,本来想着在西安把晚饭一吃的,因为车的问题也没有顾上。架了锅灶准备吃些热乎的,可是我把餐包打开,才发现因为周四准备的年糕还有豆腐丝一类的东西要么霉了,要么馊了,只好忍痛割食了,好在蘑菇和豆泡还好。

给吉米说了要带头灯,可是这家伙竟然当做耳旁风,带了个手电筒,一只手被占用的确不是个令人愉悦的事情,可是聪明的BA吉米童鞋想出了一个非常洋蛋的办法,竟也用的不错。

吃罢饭,都有些困了,外边风很大,帐篷里有些冷,多乐西的朋友给我们借了个三人帐,这样我们就挤在了一个帐篷中,吉米和戴琳的睡袋有些单薄,早餐起来的时候戴琳看起来有些感冒的样子,这让我们都有些担心起来。

从帐篷出来,看了下天气,云已经散去,天空中繁星点点,明天是个好天气。

周六

周六一早,起了床,煮了一锅豆浆,吃了些面包,天气不错,朝阳照的整个树林一片金黄。今天的路程会比较长,我们收拾了行装,9点钟,正式出发。不过听吉米和戴琳讲,他们昨晚一夜都没有睡好。

这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其实也算是分水岭景区的一部分,但是为了节约时间,一路都是超小道而行。不久就到了景区的尽头。

向前就是通往大寺蜿蜒的小路了。同样我们顺着小路一路下降。

鹿角梁 远处的鹿角梁

中午,简单的吃了些路粮,便继续赶路,戴琳带了五张囊,很是受欢迎的,而吉米带的干饼,是在是无味,不招人待见的。 在经过数小时的下降后,终于到达大寺村四组,由于大部分的村民都已经迁移出去了,这里的房子或已经倒塌只剩得断壁残垣,或破败不堪,庭院荒草萋萋。

吉米说大寺是他神往的一个地方,但是真正到达大寺的时候,我看这厮也没有叫唤什么。

今天计划是要在一组扎营的,所以在四组也没有做停留,继续前行,过了二组,又走了一些路,大约在5点多时候,大家走的的确感觉有些疲惫了,于是在一个山民搭建的临时房屋的庭院上扎了营。天也很快就黑了。

经过一天的运动,戴琳的感冒好转了不少,这让我们都很高兴,但是剧烈的下降,加上不合适的护膝,让戴琳的膝盖感觉有些疼。

钻进帐篷里,赶紧拿出了我的羊肉,闻了闻,谢天谢地还没有坏,于是一顿海吃,一天没有吃热乎饭了,这一顿大家都很嗨。 我让吉米和戴琳脱光了钻进睡袋里去,然后把我的羽绒服给戴琳搭上,这一夜应该好一些,因为海拔低了很多,而且不像昨天是在梁子上,风很大。

拉开帐篷,外边黑乎乎的,月亮在乌云中隐隐约约的时隐时现,数字在月的冷光中透出阴冷的黑色,那感觉有点像恐怖片里的场景,赶紧拉了帐门,然后就互相吓起来,说我们旁边的柴房里,也许正躺着一具干尸,面目狰狞的冲我们笑呢,赶紧脊背都凉了起来,赶紧拿出ghost radar测了半天,出现了几个红色的信号,也没有想象中纳闷多,于是脱光了钻进睡袋睡了。

夜里我迷迷糊糊的听到帐篷上发出嘁嘁喳喳的响声,像是雨,时而又像是小冰粒,有听到吉米在问“烤林,是不是有小动物在帐篷外边翻我们的东西?”,我迷迷糊糊的说了声“没有,那是雪”,接着又听到吉米问戴琳“我听到好像有小动物在你那边”,“会不会是野猪”好像是戴琳的声音。“那我们也没有工具啊”,这应该是吉米在说,啊,我服了这个吉米了,一倒头,就又睡去了。

雪

周日

早晨起来发现雪把外帐压到内帐上了,内帐里冷凝了一层水,幸好昨天拿风绳把外帐拉了拉,不然晚上估计会梦到游泳的。

起来准备熬点包谷怎子稀饭,可是怎么找都找不到我的包谷怎子了,无奈只好冲了些吉米的牛奶喝,然后把四个鸡蛋煮了,算是把早餐应付了,等收完帐篷才发现我的包谷怎子竟然在包鞋的地布下,那个悔啊。

随着海拔降低,积雪愈来愈少,到最后就变成小雨了,再后来就完全成了雾了,空气湿润润的,大口大口的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真是享受,想起了梧桐姐说的那句话“身体在地狱,精神在天堂”。

一路上能看到不少队伍留下的路标,这条路也算是驴道中比较经典的路线了,在西安驴圈中也有着走了大寺就算是驴子的说法,我虽不完全赞同,但也至少说明了这条路线在户外圈中的地位了。

二组

随着海拔的降低,景色逐渐的从冬景到了秋景,色彩斑斓的叶子,煞是好看。

6点钟,到达了高冠景区,金杯车已经在那里等候了。

想着已经立冬,山里应该又是一片萧杀的冬景的,没想到在浅山还是扑捉到了秋的背影,洗具啊。不过有些遗憾的是,大寺的冬天已经来了,所以,大寺,我还会再来的。

同行:dylan,jimmie,桃乐西及她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