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生活中总会犯许多错误,但孩子并不知道那样做是错的,因此家长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要学会正确批评孩子。
- 批评孩子时,最好单独和孩子说话,不要让他在小朋友们及其他人面前丢脸,以此保护他的小小自尊心。
- 在批评孩子前,先说一些孩子的优点,然后再说缺点,让孩子能乐于接受。如孩子洗手时将衣服弄湿了,就要先表扬他自己会洗手了,然后指出洗手时弄湿衣服可不好。
- 批评孩子要对事不对人。如孩子打了小朋友,要对他说明打人不对,而不是责备他:“你怎么这么不懂事。”
- 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过失,而要将重点放在今后如何改正错误上。
- 父母批评孩子时,要蹲下来和孩子讲话(或者都坐在椅子上),态度要和善,切勿站在孩子面前,居高临下,语气咄咄逼人,让孩子感到害怕,这样会使孩子内心产生反抗心理。
- 批评孩子时,大人的表情要严肃,让孩子知道这样做确实不好,让大人不高兴。
- 批评时要对准错误的要害,简明扼要,不要噜苏。家长要对孩子说明这样做为什么不对,怎样做才是好孩子。
- 孩子一旦有错,就要马上进行批评。如果错误已经发生很久了再进行批评,孩子会感觉莫名其妙。
- 同一错误不可因父母情绪的关系,时而放任,时而批评,这样使孩子难辨是非。
- 不要以为批评了一次,孩子就会改正错误,当孩子重犯时,要耐心说服教育。如孩子和小朋友抢玩具,他只是想得到玩具,至于行动本身有没有错,他早忘了。因此需要反复教育。
- 只要孩子知道自己错了,又有悔改之意,就要原谅孩子。
- 批评孩子的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
- 每次批评孩子都要以爱护孩子、培养孩子良好品行为出发点,并充分相信孩子能改正错误。
- 批评孩子时不要将家人连带上,如:“你怎么和你爸一个样。”
- 不要对孩子要求太高,如孩子尿湿了裤子、穿反了鞋子、吃饭撒了一地饭粒,出现这些情况不要过分批评,因为孩子的年龄还小,尚不能控制排尿、分清左右脚、动作准确协调。